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河洛文化网::传承河洛文化 弘扬华夏文明

金刚妙义02-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2)

时间:2014-10-13 07:20来源:本站首发 作者:妙志居士 点击:
而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三字的诸内容,也就是:此三者,即道元玄体、真如佛性之空体、真相、万用之三位也。亦即是如来、智慧、德相之三性也。亦即是法身、报身、化身之三身也。亦即是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亦即是


    而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三”字的诸内容,也就是:此三者,即道元玄体、真如佛性之空体、真相、万用之三位也。亦即是如来、智慧、德相之三性也。亦即是法身、报身、化身之三身也。亦即是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亦即是过去、现在、未来之三心也。也就是时间、空间、规律三位一体之三千大千世界也。也就是说,这一个“三”字,总纳了这诸多之含义。而关于前面“希、微、夷”这三个字在上面我们的解释统统都适用,只是我们在具体学习,具体理解,具体分析的时候文字,语言象上略有出入而已。

    故世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故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故世尊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故老子说:“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到这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的第二个“三”字我们已经解析完了。这个“三”字解完了,而最后的“菩提”两个字已经基本不用讲了。

    如果我们觉悟已经有了,还要菩提做什么?如果我们已经得此三位一体之无上菩提,还追求觉悟做什么?

    菩提者,觉悟也。我们觉悟了没有?学了许多佛理,持了很多法门,念了许多年佛号,好像觉悟了,又好像没有,到底觉悟了没有?如果我们如世尊在《金刚经》首分中无言而实行之若般生活,就是信解行俱足,就是没有真正大悟,而离觉悟也不远了。且已经得到受用,心安住当下,已经享受到菩提之果了。当今之世,修佛之人“老实”二字最重要,学佛不得受用,就是因为时人不老实,故不得受用。“信解行证”四字之重要性自不可偏废,而综合来看,行尤为重要。故普贤大士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表佛法这理行并重也。“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无度人之心,无度我之心,纯粹利他无得享功德福报之心,此真行菩萨道者之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故《大涅槃经》中如是赞叹世间这种唯以利他,不求利己者。谁是此之表意者?世尊入般涅槃之前接受最后供养而应度的最后一个人:纯陀。

    《大涅槃经》云:
    尔时大众闻佛世尊普为大会受于纯陀最后供养。欢喜踊跃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希有纯陀。汝今立字名不虚称言。纯陀者名解妙义。汝今建立如是大义。是故依实从义立名。故名纯陀。汝今现世得大名利德愿满足。甚奇纯陀。生在人中复得难得无上之利。善哉纯陀。如优昙花世间希有。佛出于世亦复甚难。值佛生信闻法复难。佛临涅槃最后供养。能辨是事复难于是。南无纯陀。南无纯陀。汝今已具檀波罗蜜(注:布施)。犹如秋月十五日夜。清净圆满无诸云翳。一切众生无不瞻仰。汝亦如是。而为我等之所瞻仰。佛已受汝最后供养。令汝具足檀波罗蜜。南无纯陀。是故说汝如月盛满。一切众生无不瞻仰。南无纯陀。虽受人身心如佛心。汝今纯陀。真是佛子。如罗睺罗等无有异。

    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汝今立字名不虚称言。纯陀者名解妙义。汝今建立如是大义。是故依实从义立名。故名纯陀。”接下来与会大众又如是三番赞叹于纯陀。一、善哉善哉,希有纯陀。二、甚奇纯陀。三、善哉纯陀。四、南无纯陀。南无纯陀。五、南无纯陀。六、南无纯陀。七、汝今纯陀,真是佛子。

    纯陀何德?以世尊最后接受其供养而被与会大众之所归依?其妙就妙在佛法之诸法如义故:“汝今立字名不虚称言。纯陀者名解妙义。”

    纯者,如丝而屯之,即纯是丝也。表纯粹而积多之义。陀者,它耳。以它而泛指一切众生之类。故纯陀者,即合而表纯粹为了它人而行供养者。当我们不求自利而但求利他。当我们放下自我而为一切众生。当我们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当我们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当我们众生度尽而不起度人之心者,即是纯陀也。故《大涅槃经》与会大众不仅齐声赞叹于纯陀,且齐声南无纯陀,归依于纯陀。故纯陀者,真行者也,真佛子也。

    菩提二字,解为觉悟就很好了,本不需要再费口舌而强解之。但为了使人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译经家取菩提二字的其深用意,故我们再略说如下,也就是说,真正觉悟了,得享菩提之果者是什么样子。

    菩者,草下立口耳。口掩立于草下,以口之功用,略有二义,一曰于入而食素。二曰于出而素言。素是外相,以心素,故外相亦素也。若说我学佛而不舍食肉,我学佛而不舍恶口,那不是学佛,是毁佛,是断人慧命。外形达至五戒十善之状态即是粗至清净状态,而细至清净状态则是于起心动念而不犯戒律,不犯威仪,这是真清净,真禅定,真功夫。由形而下之外相而达至形而上之清净心,就是“菩”之一字的表意。

    三世诸佛,皆从清净心中出。清净心就是我们本俱之真心。故五祖弘忍曰:“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得此“菩”字之义,真觉悟者也。

    提者,手持日走。前面我们已经单就“是”字作过解释。是者,如日行于空。日行于空,亦如鸟行空迹,去留无痕。日行之“是”,取周而复始、去留无痕、应无所住、不说断灭等诸般表意。这即是“是”,而得如是者,即“提”也。为什么说“得如是者”即“提”呢?

    世尊经常以无明而喻愚痴,以愚痴而喻黑暗,以黑暗而喻世人之颠倒行,以世人目盲而行于黑暗表意不以佛理而觉悟者。如《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责任编辑:陈)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