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河洛文化网::传承河洛文化 弘扬华夏文明

金刚妙义02-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

时间:2014-10-13 07:20来源:本站首发 作者:妙志居士 点击:
比照、参照、对照耨字,我们对罗字的具体解释如下: 有形象可观照:就是我们有一个外在的形象可以模仿,有一个张罗的动作可以观察。《佛说阿弥陀经》中,就罗字的次第表意是这样的: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


    比照、参照、对照“耨”字,我们对“罗”字的具体解释如下:

    有形象可观照:就是我们有一个外在的形象可以模仿,有一个张罗的动作可以观察。《佛说阿弥陀经》中,就“罗”字的次第表意是这样的:“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以上佛土环境,无论栏楯、罗网、行树,均以七重表示。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九字中“罗”之一字的表象。首先,我们先来看何谓栏楯。

    栏楯者,栏杆也,横者为栏,竖者为楯,横竖交叉,则构成了一道道的防护线。防护什么?防为对外,护为对内。防备侵略,保护国土也;防备野兽,保护家园也;防备恶行,保护心田也;防备妄想,保护自性也。此为最为粗疏的“罗”,就像木棍、竹竿搭起来的一道道篱笆墙一样。只能防备一些较大型的外来侵略者,而对于细小的侵入者就无能为力了。

    罗网者,过滤也。大孔为网,过滤粗石。细孔为罗,去伪存精。去十恶,留十善,是大网之过滤之用。去烦恼,留菩提。去妄想,留正念。此为细罗禅静之功用也。前面耨之一字也是表象,把外在行为的杂草,内在心灵田园的杂念锄去,斩草除根,勿令复生。而罗字也是表象,由粗而细,逐渐滤于细微之尘,经“七心而虑为净水”。此真静滤也。

    行树者,禅思也,滤心也。行者为动,树者为静。动中常静,静中有动。行走坐卧,不离清净。参禅打坐,善思佛性。杂念清除,唯留佛性。行者如树,临风摇摆而其根性如如不动。如树自生,虽有其身长大,而无起心动念,故生亦无生也。故须菩提在《金刚经》中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生亦无生,以其无起心动念故,长亦无长,以其不为自而增长故。自性使然,树无所谓有生无生,有长无长之念哉。
 
    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看七重。极乐世界,栏楯、罗网、行树,均以七重表示。则为表防护、过滤、禅思之重重防护也,同时也是一个次第精进,不断转化的过程。从佛教及生理现象来看,人类七天有一个小变化,七小有一个中变化,七中有一个大变化。而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则分别为修行之次第。此七重,亦是《阿弥陀经》中关于修行时间和方法的简明之概念。即经中语:“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法也是佛门打七修法的来历和理论依据)

    七重更深的含义还不仅于此,七重栏楯者,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命根为七重栏楯也;七层罗网者,以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因果尘为七层网罗也;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为七重行树也。此处于一般佛法所谈的六根、六尘、六识略有出入。那么,多出来的一命根、一因果尘、一末那识是什么意思呢?
合而解之为:末那识中储藏的因果业力即是导致我们六道轮回的命根。反过来说就是:导致我们在六道中轮回的所谓的命运就是末那识中储藏的远劫今生的因果业力。

    所以,真修行者,做到六根清净可以通过修行功夫达到,而达至七根清净者,则不实行而无以为成就了。以命根不入生死,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故。故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提七根,而只提六根。但是要了生死,脱轮回,则不彻底地将远劫今生黏附在命根上的诸般尘垢、善恶业力都老老实实地打扫干净,即生成就更难矣。

    栏楯、罗网、行树,如此三番七重,是谓去粗留细,去伪存精,去妄存正,次第修行,最终修到一心清净,则佛圣现前。此乃是七重之真实含义也。

    常有人疑净土宗太过漫长,须修到死,方见佛陀。此大谬也。反之,净宗实为最快捷、最稳当、最直接、最方便之法门。上根利器,七日可修成正果,何其快也?若七日不成,莫疑莫瞋,说明尚没有做到一心不乱,后尚有两个七重须行,若仍不得见,则为下根劣器,不知其命终何义。命终者,非命终,是名命终。我们所言修性改命,则指此命。喻若有人救他人一命,是被救之人则感其有再生之恩,再造之德。称念施救者为“再生之父母,再造之恩德”,同一个肉身之命如何再生?如何再造?若可再造,此被救之肉身岂有死乎?故此命者,自性之命也。弃暗投明,改邪归正,迷途知返,即是真改命也。前番假我死掉,此真临欲命终;后者新我再生,此真复活者也。古人所言之: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即是此临欲命终,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即现身前。我们若能与阿弥陀佛一念相应,悟到真理,就是那个不空之空,真实不虚。空而不空,能生妙有的不二空相,亦是实相之真空佛性。与一念顷,真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故儒家经典《大学》亦如是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与至善。”又在《中庸·天命》篇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德经》亦言:“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皆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我们这个人生之所谓之性与命的真相。

    此命者,非肉身之命,实是天性之自命也。修行人即是真正的革命者。革谁得命?革自己的命。自革自命,自成自功。故真正的革命者,非从外得,须向内求。假我不革,虽命终亦难见阿弥陀佛接引矣。

    欲见佛陀,先除我见,再除命见,继除我命终见,则此自命即佛性也。自性光明,佛陀即现,何须肉身命终时?

    有对象可修正:我们布置罗网的对象,也就是需要捕捉的目标是贪瞋痴疑、贡高我慢、名闻利养、财色食睡之诸病知病行也。把如此诸般我身后天所得之毛病,有些甚至是长劫今生所养成的习气毛病,一网打尽,除之而后快,勿令放逸,此真张网罗捕者也。继而推而广之,引申其义,则是世尊在《佛遗教经》中对后世学人的殷殷教诲:“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这,就是张网罗物者所欲捕捉之目标也。 (责任编辑:陈)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